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28日电 (张娟 王晓琳)6月27日,广西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届毕业生夏季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,吸引180余家优质企业到场,提供涵盖外语外贸、金融教育、管理销售等领域的就业岗位超2000个。其中,参会的校友企业30多家,主要提供面向东盟的外语外贸类岗位。双选会现场共吸引5000余名应届毕业生参与。
图为双选会现场。广西外国语学院供图
压实“一把手工程” 打通就业“最后一公里”
广西外国语学院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“一把手工程”来抓,压实就业工作体系,校长书记每月一问,确保各项就业举措能够及时落实到位。董事会、校长书记聚焦就业这件“头等大事”,积极带领学院负责人、导师们访企拓岗,为毕业生就业、企业用人牵线搭桥当起“红娘”,计划走访275家企业,现已完成200余家,开拓有效工作岗位2000多个,签约160多人。
图为双选会现场。广西外国语学院供图
聚焦差异化岗位供给 拓宽就业渠道
该校充分发挥面向东盟的国际化办学特色,整合校友资源,充分利用在东南亚就业创业的校友资源和关系网络,成立广西外院泰国商会、广西外院越南商会,并由学校出资在泰国、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建立海外创业就业孵化基地“广西外院小镇”。
学校设立海外创业就业基金会,支持毕业生到东盟各国就业。同时,通过商会和基金会,与广西女企业家商会、青秀区工商联合会等会员企业开展深度合作,助力企业出海形成新的就业岗位刚需。
据悉,该校2025届毕业生中,有近300名毕业生通过商会和基金会在海外就业和创业,这条“中国—东盟青年就业创业走廊”正在逐步形成。同时,通过“东盟通”跨境就业云平台,毕业生可一键投递Lazada、Grab等东南亚有关企业岗位,实现语言培训、跨境实习、海外就业的无缝衔接。
图为双选会现场。广西外国语学院供图
聚焦国际化人才输送 实现全面赋能
该校持续启动“国际化提升工程项目”,着力打造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截至目前,该项目已成功组织1100余名师生赴泰国清迈大学、马来西亚世纪大学、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交叉学科与艺术学院、香港恒生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活动。
学校还开展了“东盟小语种+商法”等第二学士学位能力提升计划,实施海外学历提升计划,支持慢就业或不就业的毕业生升学再造,提升就业竞争力。“国际化提升工程项目”既提升了毕业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,又构建了民心相通的“连心桥”。国际化实践平台的搭建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能力,为毕业生海外就业奠定坚实基础。(完)